你也许不知道领导在预演前如何地愤怒就因为“听说”我们的服装“暴露”,于是三番四次地传话给我说:换掉/盖起来。这件事情后来没有发生只因为待她亲眼看了以后才觉得服装其实也并不如她所“想象”地那般“会招致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我事前就如她所愿地把服装换掉,是否可惜了?
你也许也不知道你口中的那一支作品,第一天的观众说:整个晚上那是最不整齐的作品;它让观众看不到“美”;它把胖舞者的弱点完全曝露;它让观众带着阴影回家就因为看到了不漂亮的身型与不完美的技巧。。。而同一支作品,第二天的观众说:整个晚上那是最出乎意外的作品;它让观众看到了不同的元素;它把舞者的个人优点发挥地淋漓尽致;它把所有人的目光和印象都留在了那个特别身型的舞者身上。。。
想象一下:如果我因为顾及所谓的“大众审美”而把舞者换了,是否平庸了?
我想说的是,你所提出的很多观点和疑点固然是许多表演艺术工作者心里都持有的“标准”,而我也曾经是那么的认为、那样地维护舞蹈作为“取之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精致艺术。一直到发现很多人在创作时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尽情,就为了害怕踩到地雷、害怕“犯规”,我才逐渐改观。试问这样子创作是否还会有乐趣?我们在创作时求的应是“尽情”还是“自保”呢?不幸的是,“舞蹈=美”这种观念在我们小小的舞蹈圈内似乎变成了定律、成了教条、成了潜规则,大家都不买“另类”“异类”的账。不符合标准的就变成边缘的“the others”,而当“the others”越来越少时,圈子便越来越小,艺术创作便越来越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缺乏火花、缺乏生命力。。。这样的艺术圈子会是我们所期待的。。?我想,我们都不应该再盲目地放任这种观念,让它慢慢地侵蚀舞蹈艺术的生活性、娱乐性、教育性、甚至其真实性。是不?我不鼓吹舞者不去练功、不须要照顾身材、不为自己的尽力表演负责,但未必所有的时候都适合用同一把尺去衡量所有的人事物,特别是在我们的表演艺术领域里,我们都在小心翼翼地想帮助舞蹈这一棵小幼苗成长,但我想我们能做的是灌溉而不是一味地筑墙让它在安室里长大。它或许需要经历狂风、需要猛烈的阳光,它的根茎才能强壮,它的叶片才会肥大。我们不要现在就去标签它,好吗?
那一天到最后,你视乎放弃继续谈论下去,别过头操作你的仪器拉着嗓子对舞台上的舞者喊道:舞者各就各位!往后我们的对话不再自然、不再随性,尽管我们曾拥抱彼此、恭贺彼此、感谢彼此。我可以感受到你的语气与身体动作上隐隐露出的丝丝愤怒。舞者都是敏感的吧。无论如何,我想即使若干年以后与你再度拉开话题谈起,我仍然会抱有一样的立场与坚持,除了到时我将更能控制住我的泪水以外。我仍期待会有这样的一天,与你好好坐下喝喝茶聊一聊我们的舞蹈这件事。毕竟你曾是非常积极、出色、善解人意的学生。祝福你年轻人!
向信任我、愿意与我共闯共创的这群舞者致敬!
26.05.2016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