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创作是个孕育的过程,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生产需要种子(构思) ,需要营养(知识) ,需要呵护(磨炼) ,而且结果会是个未知数。。
一个孩子出生以后,有的妈妈会有产后忧郁症;一个演出结束以后,有的编导也会有‘演后忧郁症’ 。。。
孩子长大了,很规矩。有的人会说:你真会教孩子,他真听话;也有的人会说:你这样教孩子,怎么不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呢?
我不能说,这是个见人见智的问题。
演出结束后,有的观众会评语:这个编导只把舞者当工具,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忽略了舞者的能力;也有的观众会说:这个编导只注重舞者的技巧,他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
我不能说,这是各花入各眼的问题。
我们该教育的,是观念还是自由?我们该建立一个系统,推动孩子跟进学习?还是依照孩子的能力,制订一个系统?
我们该抛出概念,让舞者附和?还是根据舞者的条件创造不同的概念?
或许根本没有所谓的是与非,就如观赏演出的观众,有者根据看到的表演作出评论,有者根据期望的标准评论表演。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定义’ 、’标准’ 。
或者说,孩子乖不乖、听不听话,妈妈怎么管、怎么教,都别争论。大家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