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是非论题

And again, I’m telling students today there’s no right or wrong in dance / we shouldn’t use ‘right or wrong’ to evaluate a dance. Unless we’re talking about exam or competition, in which standard or rules are pre-determined, for the sake of finding ‘the better’ or ‘the best’. 这么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想要鹤立鸡群或推翻那灿若繁星的前车之鉴。手舞足蹈作为人类情绪与精力宣泄的出口、思想与感官撞击的机缘、灵魂与身躯交融的表现,本是很个人、很自由、很崇高也很美的一件事、一种感受,我们是否能美其名曰‘艺术’但同时世俗地套路、规范它?我想我们都有些太贪心。

‘谁的标准才是标准’这首先已是一个可以聊三天三夜的问题,‘为什么未标准的需要标准’这也是个可以聊到没日没夜的问题。‘标准’的相对论、权威性、霸权化、绝对性在‘艺术’的美感、质感、深邃、内蕴底下,是否还具可观性、对比性?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都为此争夺地头破血流,然后毫无疑问地都会妥协给真善美,然后再从新刻薄自己去追求一个‘之最’。我们都有些不自爱,有时候。

这样想太天真吗?这又是理想主义的宣文吗?我以为不是。好吧,那这里就不自爱、自虐地讨论一下‘追求’与‘标准’好了。

在我看来,做‘比别人好’与‘做自己的最好’是两种不同的追求,排名不分先后,也不是个是非题。往往我们在艺术追求或沉醉舞蹈的时候,会习惯地把‘结果’放在‘追求’后面做ending,好像‘没有结果的追求不是一种追求’这样。这是第一个谜题,在我脑里。追求过后的结果如果必须是‘好’,那追求比别人好比较重要还是追求自己的最好比较重要?这是第二个谜题,虽然我有自己的谜底。要解答这两道问题就像要解答之前的两个问题那样繁琐,我不确定追求这答案的必要性和意义,所以我并不常追求‘结果’。

再来,我认为艺术或舞蹈(最美的)的重点其实不在结果而是在过程。把 ‘moment’放在‘过程’与放在‘结果’的差异是:前者有更多变数和可塑性,后者是一个 pre-determined 的预设结果;前者消纵即逝、捉摸不定,后者稳稳当当;前者有千千万万个‘当下’,后者有一个‘happy ending’(or not);前者每一刻都可以收获,后者收获在最后;前者有无数个尝试和改变的机会,后者的重新开始在结果出现以后。每个人喜欢自虐的方式不同,为何我们需要用同样的一把尺去衡量吃不同米的万种人?我想刻板体制下的社会比较难成全小众思维,但艺术家本来就是个小众但具革命、突破精神的群体,不是吗?

So, why do we need a ‘right’ dance? I ask.‘我跟你谁比较对’‘你我都对又怎样,我比较对又怎样’‘现在对了就表示永远对吗’‘(学习里)对比较重要还是错比较重要/成功比较重要还是失败比较重要’。。。?艺术探索的精力耗在追寻这些答案,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呢?

说了这么多似是而非以假乱真的话,也并不是为了回答哪个是非题。In short,我的诉求其实很简单,just understand and respect。无论是指看待别人的艺术理念或者思索自己的艺术追求的时候。我们可以有目标和标准,作为自己前进或突破的推动力,但我们不需要把标准作为目标,特别是在追求艺术的路上,因为艺术是没有终点的,只有未知、无穷、万变、无限。。。标准或许只是路边的指示牌而已,不是吗?

我错了。你对吗?

#哈哈

Leave a Reply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