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乱的凌乱

凌乱的观后感,来自于凌乱的思绪,来自于凌乱的。。。(A Case Study) 

* 开场:节目开场后工作人员大咧咧地走过观众面前带票,手电筒亮着;节目过场时的场地清理声、工作灯,无情地盖过旁白演员努力地深情投入;观众大方地拿出手机拍照,或与友人低语。。。何谓我们所谓的“剧场”(意识)?

* 构思:相信是编导十几年前的一个概念的发展,如此衡量,算是一个进步、完整。但这像是“现象”多过像是“议题”,如 Prof 经常提到的,研究的成果该是论文还是咖啡桌读本 ( thesis vs. coffee table book)?这固然是个人选择,创作亦如是。Does “公益”i.e. 爱地球, is the intention of this whole production? I suppose there’s difference between expression and evoke. This often led to the question of: why do we create/choreograph. Something worth exploring.

* 制作:未有一个整体感,犹如各种补品大全全放在一锅煮,就会成为十级补品?一大主题之下有零散,连贯之间却似乎有离异,缺了一点向心力。E.g. 大家各自好看、各自发挥,但各人都用类似的“情绪”(i.e.慢慢酝酿)来表现,所以整体气氛未有被(整体地)铺排,以致整体情绪=扁平。(是否因为缺乏3rd eye?)

* 技术:

  • “One Malaysia”。该有的都有了,该试的都试了,该想的都想了,但该说的说了吗?
  • 过多不明就里的暗场/暗灯,情绪一再被切断、归零。
  • 用身体来说话的当儿,灵魂去了哪?有些身体未有自身的语言能力/质感,故扭动是空泛的,表现力还似乎存在表演者的意念,以及观众的想象里。提醒了身体训练以及表演者身心合一的重要性。

* 如何定位/评价?需不需要定位/评价?我保留想法。因为里面存有几种可能性,也因为有时候困境也就是转机,谁知道谁说了算?我能想到有三种切入点可以去谈论这个演出:

(1)这样的作品是否在原地踏步?
(2)是否在开倒车?
(3)是否能复古起来,在新的时代&审美观里,成为一种新势力/趋势?

我想也许现在我们谁都没有真正的数据或理论可以去定论,至少我选择保留乐观、接受可能性。因为创作/艺术是 not static的,it’s variant。(我们大可以过去先辈留给我们的审美观来批评作品的匮乏,但是时代会变,why don’t we choose from a positive angel to look at it? Coz it’s beautiful still.)

* Critically,它像是一个缺乏沟通或坦白的制作。Being humble / 人情世故似乎成了现时代舞蹈工作者之间(有点多余)的保护膜,阻碍了突破、热情的迸发以及爆发力。然而隐约之间,我似乎又看到了属于这个年代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i.e. 不附属舞团的艺术个体相互仰赖、扶持(或慰藉)的新势力。这将是一连串摸索和尝试的过程,我却又对此感到欣慰和充满希望。

* 好奇:What kind of 合作模式 is ideal for freelance performer nowadays? I’m interested to find out.

* 思考题:将自然界意象带入剧场,固然是因为创作者想要选择使用某些“剧场语言/剧场规范”去表达自己对某些事物的感受。如果太过直白地replicate自然景象@剧场,何不如将演出移至户外,利用环境舞蹈表演的形式进行?

* 题外话:下次是否有机会与人探讨票价与表演(价值)的关系?或许有趣。

p/s: 我忘了用会员卡购票入场,以一票抵三票的价格入场。心有些疼但此次的经历和学习倒让我觉得值得。Afterall, 支持购票入场是支持良好艺术生态/生存的基本心态,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I have not much to lose.

#老实说我不太喜欢写criticalreview所以一切看似凌乱

 

凌乱的观后感,来自于凌乱的思绪,来自于凌乱的。。。(A Case Study)
<Ketika Bumiku Menari> 03.03.18 (Sat) 8.30pm @ DPAC Blackbox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