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象:形象与抽象

如果观后感是一种生理反应,我想吐。

看完演出后我竟如此深刻感觉。我几乎是踩大车油门、用三步并两步的速度冲回家,然后抛坐在电脑前把在脑袋里翻腾并折腾我的各种文字与感受 — 吐出来。对,就是这么地形象。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刚刚受了什么刺激晕眩的事,也不是因为囫囵吞咽了什么,就是阵孕吐吧!人人人《众鼓歌2.0》让我的触觉害喜了。哎哟妈妈!>.<  ~羞

演出第一个曲目时我便已经感到坐立不安,某种引力迷惑着我的听觉与视觉让我的手足蠢蠢欲舞动。鼓声掺杂着与各种我不知名的乐器声,但一听便知道创作者的“家乡味”终于越过洋把婆罗洲的本土味也一同搅和了,我似乎感受到了更道地的大马乡情。谢谢 sape,与我同乡的 sape,触动我思乡的sape。如果《众鼓歌1.0》展现的是我们国土的特色佳肴(注1),这阔别四年的创作描绘的便是我们国土的情结与精神。有城与乡的亲近和遥远、有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共存、有创新与传统的冲突和融汇、有原则与洒脱的妥协和放纵。。。马来西亚人的文化底蕴就这样由表演者的肢体、人声与乐器的声音,还有观者的感受与体验,以及彼此的幻想与遐想,在剧场内互相撞击、交融、结合。。。(不孕都难!)

人人人鼓剧场表演者经常让我敬佩的地方是,他们浑身上下都是“精”!~咳,是精神、精力、精彩。尽管我分不清指挥家/偶人是在操纵着敲击者,还是乐曲的旋律支配者指挥家/偶人的身体动律,但是二者无缝隙的结合一直让我的视与听觉充分地被安抚着。我若不用眼睛看旋律是我的损失、我若用耳朵期待画面感是我的愚昧。创作者不设限往前冲、无遮拦往里去的艺术探索,摇撼我的并不是他们的单纯与勇气。表演者们进入的阈限(liminal)似乎敞开了“表演”的域度,也模糊了舞台状态与现实状态的临界点,顿时让人的感受从触觉升华到意识,与他们共振共鸣。更奥妙的是,这种状态足以延续到演出完毕、直至曲终人散。。。我不禁也无意识摸索创作是什么?表演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城市的边界在哪里?人与人的边界在哪里?我是谁?。。。。

我们以为这只是一个四墙黑箱之内人与人的一次对于生活与家的对话,或许认知才是只房间里的大象,让我们认为、期许、相信。。。许多我们以为可以对号入座的事可能只是一种个人意愿,许多我们刻意刻画的意图可能根本不具任何意义。表演、看表演,或许才是艺术探索者不具意义的人生仪式,舞台与现实只是某种代号。。。什么与什么。

吐/写到这里,意识已经开始迷糊,人生开始抽象起来,像是醉了。是因为作品还是因为自己也已无法衡量,DPAC坐一晚、认知绕一圈、感受翻一回、体验转一轮,是夜已深。舞台还是舞台,人生还是人生,现实还是现实,明天还是明天,昨天已是昨天,继续期待《众鼓歌3.0》。呵呵~

~别相信舞者的话与字

<众鼓歌2.0> 05.10.19 (Sat) 8.30pm @ DPAC

 

注1: (8 August 2015)

那不像东炎米粉麻辣火锅意大利面芝士乳酪汉堡披萨那样有着奇异风味,
却像椰浆饭肉骨茶咖喱米粉娘惹糕点印度甩饼等等家乡菜肴那么耐人寻味。
整场演出不扎人不刺激不痛不痒,
但看完后感觉却像被某种‘骚’味笼罩,
甚至渗透到骨子里里外外,甩不掉也忘不了,
一整晚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内心不自禁地驿动,
我想这便是人人人鼓剧场的家乡味、本土味、人情味,
让我感觉到了家,让我看到了兄弟姐妹们对家乡的爱,
也感染了我要尽情、勇敢、疯狂、快乐、满足地一起
玩创作、玩艺术、玩梦想、爱人的家乡、爱家乡的人。。。
值得支持!值得留恋!向表演者致敬!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