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典南洋”之粉色南洋

我是因为想见一见粉色鼓才决定去看这演出的。

因为票务问题,有惊无险地走入了堂皇舒适的新剧场 PJPAC。不久,这场万众瞩目的《鼓典南洋》便以LED字幕问候作开场,与后疫情观众打了个虚拟但不失热情的招呼,大小观众不分性别不分种族不分剧场新旧人一下子都被熟络了,为第一支爆冷穿了黑色唐装大褂戴新潮墨镜上场的鼓手们很好地暖了场。接下来的每一段演出都令人目不暇接,因为藏在每个角落里的细节都像是一块文化瑰宝,能让人随便就抠出许多南洋人代代的历史记忆。整场的鼓点时而像对话时而像吟诵,时而像rap时而像交响乐,句句精彩让人热血沸腾。我记得最后一击鼓声嘎然停止时,我能感受到全身的血液正在往上蹿并集中在我的脸颊,现场感染力不是一种虚构的概念,我的身体再度验证了。

作为一名音乐门外汉我其实没法评价这场大型创作,但创作团队在解构和再建‘传统’这件事开了最大号的诚意与勇气,我再次被他们的专业精神折服。他们玩的可不仅仅是音乐,映入我眼帘的有节令鼓、华乐团、gamelan、gordang sambilan、大提琴、电吉他、二胡弓、墨镜、面具、盔头、舞蹈、时装走秀、LED灯幕、人体绣球、桃花过渡、独唱、京/潮剧、MakYong、唐山衫、tanjak、百家被。。。all in Malaysian flavour of course,还有一只看不见的舞狮和大头佛在我脑海不断闪过。我仿佛看到了‘从前’与‘未来’在这里纠缠着,也见到了大马表演艺术要稳健发展应有的一种形态 :开放/放开。在一些人眼中,要让艺术趋向专业化发展就要保持它的‘纯正/正统’性,《鼓典南洋》恰如其分地在这个观点上作了延展 —— 混。混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混得男女老幼人人都认得,马来西亚式地 混。好的表演就得有这么多元素吗?不,我想它的经典就在于它细致地捕捉了当代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底蕴里的独特性、多元性、包容性,并把它们完美地揉捏进表演者们的身体节奏、律动、手感、默契和笑容里。。。一个字:Harmony!

台上鼓手的敲击无疑是专业的,鼓齐人齐,(十)几人敲起来的声音也‘干净’地好像只有一人在敲。我忽然想起有一回在观赏国外当代舞蹈演出惊叹众舞者整齐划一的身体动律时,舞蹈教授却道出这是 ‘舞蹈的共产主义’,意即(动作)规范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艺人的意识自由。如今的演出让我看到了另一种 ‘那未必是’的诠释,齐心并力、和睦相处是华人在南洋普遍的生存心态,其实也包含了顾全大局、相忍为国的理想,不失为多元文化互动时所需要的素质。现场的节令鼓声能时为主轴时为配角,与其它声音相融且平衡,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南洋风味。也许没人能说得上来这像是哪一种rojak,但可以很肯定的这是一盘道地的马来西亚文化‘美食’,精致地展现了以华人视角诠释的 华人性/马来西亚性(Chineseness / Malaysian-ness),足以与全世界分享。

综合来说,国内的敲击表演常以声音(乐器、人声/歌/词)、视觉(肢体动作、舞蹈、默剧、道具、舞美)与文化议题(如身份、习俗、环境等)的手法呈现,我想这也(或)是一种最能多面贴近大马华人文化的表演艺术形式。就因为大马华人文化的多重性也因为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宽度与可塑性。《鼓典南洋》在向 古典 致敬的同时也将传统审美放在舞台上牵出一个新高潮,配合上PJPAC 先进的灯光设备,南洋故事里的每一幕都好像成了高清版的流动照片,能久久定格在观众的记忆里。舞台上每一位专业的表演者让密锣紧鼓楚楚有致,风风韵韵余音缭绕,弹奏皆有力、歌声能穿透,为我们展现了理想艺术的典范也冲淡了我个人对稀释红色文化的顾虑和犹豫。

我想我是因为想见一见何为文化新妆的粉色鼓才决定去看这演出的。来得正是时候。

 

《鼓舞南洋》10.12.2022 (Sat) 8.30pm @ PJPAC

 

Published:
Critics Republic (uploaded 09.01.23)
https://www.criticsrepublic.com/2023/01/09/a-review-of-hands-percussions-drumhouse/

~ click next page for translation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