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er Report : Simposium Seni Persembahan Malaysia
主讲人与协调员在这个环节分享了表演艺术领域(以全职或兼职的戏剧表演从业者为例)所面临的实际挑战,这些挑战涉及语言、空间、收入、技术等各个方面。尽管表演艺术发展的整体概况与积极成就未被统合呈现,会谈的内容则聚焦在语言差异、先进科技、表演硬体空间等方面,以及这些情况对于不同族群的表演工作者在制作与合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火花。
艺术体验与记载
New thoughts popped out and very exciting to share? Just do it.
~ Be mindful here.
The articles are the result of personal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Feel free to circulate, if you need to reprint or quote (including for academic and student work), please keep the original author’s name and website address. If you need other academic citation records, please feel free to get in touch.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and sharing.
本文为个人经验 、观察与研究所得。可自由传阅 ,若需转载或引用(包括学术和学生作业),请保留原作者姓名和网址。若需要其它学术引用记录,欢迎联系。感谢您的理解与分享。
主讲人与协调员在这个环节分享了表演艺术领域(以全职或兼职的戏剧表演从业者为例)所面临的实际挑战,这些挑战涉及语言、空间、收入、技术等各个方面。尽管表演艺术发展的整体概况与积极成就未被统合呈现,会谈的内容则聚焦在语言差异、先进科技、表演硬体空间等方面,以及这些情况对于不同族群的表演工作者在制作与合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火花。
自第十届全国舞蹈节起,这项举国盛行的舞蹈大赛就在雪隆舞蹈协会《 展十汇舞》的牵引下被易名为“ 马来西亚华人舞蹈节 ”。正是因为历经了一个时代的洗礼,舞蹈同仁已逐渐摸索出一个方向来回应“路向何方?”的提问,期望透过舞蹈创作来体现出富有本地精神、内涵、风貌、色彩的大马华族文化,并与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友族)共享。这便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期愿的舞蹈发展方向。
There is no excerpt because this is a protected post.
史料采集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们都明白‘保存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这个呼吁可以让同代人维护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好让后人藉以了解,也可以唤起世人对前人的社会活动、生活轨迹与精神文明等赋予敬意。然而历史维护工作若仅系结在历史文物或资料的收集和展示是不足的,因为当时代迭变,同代人也会面临记忆缺失、文物维护/维修量日益庞大等问题。‘回顾历史的(深层)目的是什么?’这是我在出席马来西亚民众图书馆及研究中心与心向太阳剧坊主办的《林明锡矿历史活动与建设》活动时,一直盘旋在脑中的问题。
套用‘死亡并非终点’‘终点亦是起点’的说法,我想就人人人鼓剧场刚刚落幕的《过站:一首穿梭在 MRT 的诗》来开启我的文字舞蹈。
带着没有设限的期盼,我来到了人人人鼓剧场《过站:一首穿梭在 MRT 的诗》系列的最后一场演出。我想关闭我的理性,好好地让现场体验和新发现来总结这已关注超过一年、不断被赋予想象和意外的集体创作。我想我是兴奋的,至少在乘 MRT 前去演出场所的一路上,我是。
这是一个困难的年代。我们的生活与理想面对着极大的挑战,史无前例的。我们无法想象未来,也无从考究应对方法。身体,是最大的受害者。接触不再、对话不再、感受不再、热情不再。我们一边期盼着又一边忌讳着。生老病死的思考题提前到来,迷惑了我们曾经笃定的方向,以为艺术与生活存在着二元对立的关系。
马来西亚舞蹈发展与活动概括简介 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后 (供参考而已)
舞蹈是一种以身体作为语言媒介的艺术形式,舞者一般以动作化为字句,通过舞蹈传达内在感受及信息。
2017華小文化大匯演KK區賽剛過,成績雖不盡理想,但還是有獲得一些啟發,讓自己及環境能夠變得更好。亞庇區的文化大匯演從早期的跌跌撞撞、成品舞氾濫到今天九成都以創作為主,就我所知經歷了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