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游记

那是一个带有蓝天灰云的周日上午,我把自己交给飞机,从吉隆坡过渡到了槟岛,准备赴一场身体与感知的飨宴。

4.30pm。在我走入那个私人的露天表演场所时,就已有表演者在各处用蓝色粉末在地上涂抹,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也像是在与观众画出/拉近距离。在这个有点像四合院格局的场地中间,徜徉着一片长方形的绿地,有的舞者在绿地周边的石灰地上涂抹,有的则在绿地上自我探寻。音乐人 Kent 也穿梭其中并格外专注地在观察每一位表演者的行为,他像是个能量吸允者也像是个信息采集者,正用其犀利的眼神捕捉所有可取的信息,以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消化、琢磨与释放。仅凭他个人的一张口和一双手,他玩出像是一band人 (与物) 齐发的各种声音。‘要做到像鸟声但不是鸟声’ 他后来说。他的音乐密而不漏,像有一种迷魂力量也像是一种胶囊,把我们都包围和凝固在这个独有的时空,与现场的舞者身体来个直击交战,彼此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和乐趣无所遁形。 Continue reading

马来西亚华族舞蹈之我见

自第十届全国舞蹈节起,这项举国盛行的舞蹈大赛就在雪隆舞蹈协会《 展十汇舞》的牵引下被易名为“ 马来西亚华人舞蹈节 ”。正是因为历经了一个时代的洗礼,舞蹈同仁已逐渐摸索出一个方向来回应“路向何方?”的提问,期望透过舞蹈创作来体现出富有本地精神、内涵、风貌、色彩的大马华族文化,并与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友族)共享。这便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期愿的舞蹈发展方向。 Continue reading